污水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多種多樣,但主要目標都是通過一系列物理、化學和生物過程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。以下是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污染物的一些主要工作原理:
物理處理:
格柵與篩網:這是污水處理的第一道屏障,主要用于去除大顆粒的懸浮物、漂浮物等,防止后續處理設備堵塞。
沉淀與上浮:通過重力作用,使污水中比水重的懸浮物下沉,而比水輕的油類、脂肪和浮游生物等上浮,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。
過濾:利用顆粒介質(如石英砂、無煙煤等)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,進一步凈化水質。
化學處理:
中和:對于酸性或堿性廢水,通過投加堿性或酸性藥劑,調節廢水的pH值至中性附近,以去除水中的酸堿污染物。
混凝:向水中投加混凝劑,使水中的懸浮顆粒和膠體微粒相互聚合并沉淀,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。
氧化還原: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改變水中污染物的化學性質,使其轉化為無害或易于分離的物質。
生物處理:
活性污泥法:利用活性污泥(由微生物群體與它們所依附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所組成的絮凝體)中的微生物分解、吸附和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,并將其轉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,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。
生物膜法:使污水流經生物膜表面,通過微生物的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,利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去除污染物。
厭氧消化法:在無氧或微氧條件下,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分解有機物,產生沼氣和穩定的有機殘留物。
深度處理:
活性炭吸附: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和巨大的比表面積,吸附水中的有機物、色度、異味等。
臭氧氧化: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,將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無害物質。
膜分離技術:利用半透膜的選擇透過性,將水中的溶解物、膠體、懸浮物等分離出來,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。
以上各種處理方法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根據污水的水質、水量和處理要求,通過合理的組合和優化,形成完整的污水處理工藝,以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。